阅读历史 |

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巧用犁铧挖地基(1 / 2)

加入书签

这一次盖房子,肖峰可是动了不少脑筋,他大胆地省去了传统的木料,房顶打算采用预制板。

这种预制板是提前在城市的工厂里制作好的,既坚固又耐用,而且安装起来也方便快捷。

墙里面的柱子则改用钢筋水泥来浇筑,这样的结构更加稳固,能大大提高房子的抗震能力。

采用这样的建筑方式,干这些活的人就不需要掌握那些复杂的木工技术了。

只要记住粗沙、细沙、水泥的配伍比例就行。

比如说,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,粗沙和细沙的比例要搭配得恰到好处,水泥的用量也要精确控制,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。

而这些活,对于梁队长和他带来的人来说,那可是小菜一碟。他们都是在矿上盖过砖瓦房的人,有着丰富的建筑经验,对各种材料的配伍比例和施工工艺都了如指掌。

毕竟这些活不想木工那样耗时间。所以,开工几乎是全面展开的。

在青蟒的指挥下,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忙着挖地基了。因为青蟒和木逸尘在城市里都是扛过活,参加过无数次楼房建筑的人,村里的这样的平房建设,对于他们来说,就是小菜一碟。

青蟒站在一块空地上,双手叉腰,眼神专注地盯着每一个环节。

他大声地指挥着工人们:“跟着线挖,不要挖歪了,按照定好的深度,不要浅了,地基要深,这样才牢固。”“搅拌机那边注意点,水泥和沙子的比例可不能错!”

村民们在他的指挥下,有的忙着搬运模具,有的操作着搅拌机,有的在挖好的地基处固定模板槽,准备着浇筑地基。

肖峰静静地伫立在工地边缘,目光缓缓扫过那一片已然铺展开来的工程区域。

阳光倾洒而下,将这片土地照得透亮,扬起的尘土在光影中肆意飞舞。

肖峰的眼神中透着思索与筹谋,心里默默地盘算着晾晒场这一块地,究竟需要多久才能让一栋栋房屋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而起。

而与此同时,他的视线又忍不住飘向了旧村落那边。只见旧村落里,人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拆墙工作,那一片片斑驳的墙壁在人们的努力下逐渐倒塌,扬起阵阵尘烟。

肖峰心里很清楚,旧村落那边的拆墙工程,其规模和难度远远要比这边晾晒场的工程巨大得多。

但那也仅仅是土墙房子,虽然好拆,但是量大,人工拆的话会很慢。

肖峰的目光在工地上游移,很快目光又落在了两个忙碌的身影上——木逸尘和青蟒。

只见木逸尘正弯着腰,仔细地检查着浇筑水泥地基的水泥和砂石的配比,他那专注的神情,仿佛周围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,心中只有对工程质量的执着追求。

肖峰又看见木逸尘拿起一块砖头,仔细端详着它的色泽和纹理,用手指轻轻敲击,通过声音判断砖头的坚实程度。

青蟒则在一旁挥舞着手中的工具,动作娴熟而有力,每一锤落下都精准无误,将建筑材料按照要求摆放得整整齐齐。

肖峰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,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。他微微仰起头,望着湛蓝的天空,自言自语道:

“有他们两个在,这些跑腿指挥的事情啊,就不用我亲自上场了。不然的话,就我这把骨头,还不得跑散架了。”那语气中,满是对木逸尘和青蟒的信任与赞赏。

就在肖峰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眼前工程的思索中时,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肖峰的思绪。

他转头一看,只见秦默涵正一路小跑着朝他这边赶来。秦默涵的脸上带着一丝焦急,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,贴在脸颊上。

秦默涵一边跑,一边大声喊道:“肖峰,张念博厂长问你说需要挖掘机,啥时候用啊?”

肖峰微微皱了皱眉头,目光再次落在了眼前的工地上。他沉思了片刻,然后缓缓开口说道:

“你看,这个场地现在挖掘还用不上。咱们盖的是平房,又不是高楼大厦,这个地基不用挖得很深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